本帖最后由 猪哥哥 于 2019-6-1 22:47 编辑
昨天,唐家北又拍地了,引起许多人的遐想:唐家北三万楼价近在咫尺。据悉,唐家今年拟供应17块靓地,主要集中在北围TOD地段,总宗地面积约38万平方米。其中,住宅用地13块,面积约32.6万平方米。
比拍地更鼓舞人心的是,华为来了!当然,还有之前的“珠海牵手腾讯”,“珠海牵手阿里、蚂蚁金服”,“珠海与西门子签署合作框架协议”,“珠海与富士康合作”,“珠海与华大基因合作”等等刷爆朋友圈的“重磅”新闻。
既然这么多高新技术企业青睐珠海,珠海的高新区,就应该想办法让高新技术产业在珠海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目前与腾讯、阿里、华为的合作,其实不过是巨头们的一宗生意,而不是科技大佬纷纷嫁到珠海。
二十世纪九十年代,深圳的崛起就是依靠外资大量进入。那时候,外资进入的门槛很低,各乡镇都在抢企业,土地差不多白给,企业建厂房、建宿舍,政府还给各种税收优惠,从而让深圳成为今天的国际大都市。
2017年特朗普对企业实施大幅减税和政策松绑,使现行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%降至15%,为了拉拢软银、富士康、夏普、台积电等企业,承诺税收之外还有各种补贴,富士康工厂更是获得40亿美元补贴!
珠海第一次改革开放,由于定位不够清晰,今天被深圳甩了十万八千里。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出炉,横琴自贸区的设立,珠海无疑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契机,实锤扶持政策加快产业布局正当其时。
然而,我们耳畔传来的仍然是,某某地块拍了多少亿,某某区域大牌云集,然后便是无人区的房价节节攀升。尽管它附近更便利的地段二手房有价无市,大多数楼盘空置一半,但这并不妨碍楼市放飞的梦想。
15年前,在云淡风轻的时候华为高瞻远瞩战略布局,每年投入3亿美金研发芯片,今天的毛衣战才不至于一败涂地。今天,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展开了抢人大战,珠海该做点什么保证这个战役稳操胜券?
横琴自贸区已经定性为国际旅游服务,珠海还有什么可以吸引人才前来?窃以为,珠海的高新区,尤其是唐家北,是需要抓住二次改革的历史机遇,用土地诱使高新技术产业,用减税勾引高新技术人才。只要高新技术企业落地,不愁没有相应的人才前来。
没有相应的产业,纯粹对人才购房或租房补贴毫无意义,大多数拿了补贴就会走人。比如特朗普承诺给美国农民毛衣战补贴,农民们并不领情,他们需要的是畅通的外贸。同理,人才需要的是有前景的企业。
比如,高新区可以与某某高新技术签订投资协议,如果企业总投资达到多少亿,就可以免费获得高新区的多少平方土地一定期限的使用权,用来建造办公大楼、研发基地和人才公寓。当企业产值连续三五年低于什么水平的时候,政府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,以及土地上的附属物。
当然,政府的智囊团们还可以制定出更详细的招商引资战略计划,以吸引企业长期入驻为目的。比如,在这次华为外患之时,珠海市完全可以牺牲唐家北的几块地,免费给华为作为生产研发基地,对华为高新人才实施减税政策。这样做一定会大有收获,只要等华为缓过神来,珠海的未来是何等的光明!
珠海高新区年年大量土地出让,没看见新增多少产业园,而是一个又一个知名房企进驻,一栋又一栋越卖越贵的住宅拔地而起;三灶航空滨海商务区,没看见一栋栋现代化的商业摩天商业大楼拔地而起,最先开卖的却是区域快速翻倍单价高达三万的住宅。
挂羊头卖狗肉不能再继续下去了。现在高新区的魅族已经奄奄一息,金山软件已经堕落成篡改主页的流氓软件,全国响当当的高新企业真数不出几个。高新区真的该名副其实成为高新区,干点房子以外的事情。如果放弃建房子,用一百亿的土地价值,换来十家八家真正的高新企业入驻,十年之后回头看,珠海赚得多了去。
这么多土地都卖给房企,十年之后,不过是在房企的历史簿上添了一笔:某年某月的某一天,本公司在珠海以N个亿的价格拍得土地一宗,三年后获取了N+N个亿的投资回报。。。。。。
|